济南配资炒股 对标纽约、巴黎的一线城市,也应吸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最近,《Monocle》杂志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宜居城市二十强榜单,包括维也纳、哥本哈根、慕尼黑、苏黎世、斯德哥尔摩、东京、赫尔辛基、马德里、里斯本、墨尔本、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悉尼、新加坡、京都、雅典、米兰、奥斯陆和首尔。
1. 选择合适的配资平台: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配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合法、安全可靠的。可以通过查看平台的资质、口碑、用户评价等来判断其可信度。
维也纳夺冠理由,是成功打造了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城市面貌,社会住房和绿道建设稳步向前,犯罪率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艺术文化活动异彩纷呈。《Monocle》还给出了一些评估宜居程度的最新热词,包括漂亮的建筑物、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郊野、热情的邻里关系等。
这些宜居城市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生活在当地能有比较好的居住体验;无论出门办事还是休闲散步,抑或是当下国内炙手可热的citywalk,都能有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很多出版物都对一个城市如何做到这些进行过讨论。比如埃里克·韦纳的《幸福地理学》探讨了幸福感在十个不同的国家分别意味着什么,海伦·拉塞尔的《丹麦一年》则从家庭需求的视角展示了生活环境如何使人感到充实美满。
位于亚洲的世界城市新加坡,在前述榜单中排名第15,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绿色的城市之一”,提醒人们关注新加坡建设的绿廊网络。许多公司的亚太地区总部近期迁往新加坡,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和零售业也在持续增长。最近值得关注的一本书《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就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对新加坡的发展作了介绍,其中以公共住宅为代表的居住是重头戏之一。
半个世纪彻底解决居住问题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发展条件很特殊。自1965年建国,半个多世纪时间里,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得到明显扩展,为各种设施的建设赢得了空间,政府所有的土地也从国土面积的40%增加到80%。众所周知,为实现国民居住水平的提升,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制度发展程度很深,超过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住宅里,依靠规划完善、管理有序的社区服务维持日常生活。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一书中提到,公共住宅的缘起是出于政治和民生的综合考虑。自20世纪40年代末起,大量移民不断涌入新加坡。1959年,新加坡成立独立政府,到1965年建国这段时间,居住问题严峻。建国之初,新加坡180万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二聚居于市中心拥挤的贫民窟,以及城郊的棚户区。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建屋发展局,负责解决居住问题。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决心用居住改善来凝聚民心、稳定票仓,以国家经济能力来为国民提供住宅。
新加坡建国后最初的15年,50多处新建的公共住宅大多位于市中心及附近。联合国专家协助新加坡编制《1971年概念规划》,确定了在原有城市建成区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城市以环形结构向北扩展,同步发展岛屿南侧沿海地带,岛中央留出自然保护区。这个规划中原本要大范围建设的低密度住宅区,后来改为了高层高密度的公共住宅区,结合了综合功能的新镇开发模式,新镇可以独立运行,并有一些工业用地,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对新加坡居民来说,新镇就是他们解决大部分日常生活所需的地方。据《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一书介绍,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传统城市中步行可做的事情,包括买菜、购物,在饮食中心的小摊吃饭、喝咖啡,到社区图书馆、社区中心参加活动等,在统一规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甚至是一栋Mall里面就可以完成;二是按照1989年的种族团结政策和相关管理规则,以法律形式要求各个公共住宅社区必须保持严格比例的不同种族人口构成,与国家总人口中各种族的构成比例基本相当,以确保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居民融洽相处。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在10年内建造了12万套住宅,使34.6%的人口住进了新的公共住宅。这个时期的公共住宅造价较低,采用标准化的住宅单元平面,在政府补贴下按照最低的租金或售价提供给居民,租金和月付控制在平均家庭收入的15%左右。关于公共住宅居民资格的规定,最初是21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家庭月总收入不超过限定金额,没有土地和房产。
公共住宅也在更新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财力、技术能力、居民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公共住宅的建造标准、设计美观度、居民购房和出售等的条件都在不断调整。公共住宅的平均面积从上世纪60年代的42平方米提高到1975年的75平方米,80年代,人均居住标准已从20平方米提高到30~35平方米。1982年推出大家庭计划,为多代大家庭有限提供更大户型的住宅。到90年代,公共住宅的建设量超过20万套,覆盖率最高曾达到86%。
1991年起,私人建筑师可以参与公共住宅项目的设计。公共住宅的设施更新和环境改善也全面启动,包括更新电梯、优化无障碍设施、改善公共环境等。根据工程量,居民支付8%~21%的改造费用,其余由政府承担,75%以上的居民表决通过后可实施工程。至21世纪,新加坡移民增长很快,选择居住在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的新移民都有,公共住宅仍在大规模建造中,并在建设用地不增反降的前提下,往更高层、更高质量发展。
2009年建成的达士岭组屋,位于成熟的城市区域,是在公共住宅用地上做的再开发,占地2.5公顷,有7栋相连的50层高层住宅楼,共1848套,有35种户型,总建筑面积逾23万平方米。26层和50层各设500米的观景平台和空中花园,建筑外观和内部的设计也比较漂亮。这个项目是新加坡第一次通过国际设计竞赛征集方案来建设的公共住宅项目,中标的是新加坡本土事务所ARC Studio Architecture + Urbanism。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一书认为,新加坡公共住宅在21世纪的政策不断响应社会出现的新需求,彰显了人性化特色和时代特点。比如,对靠近父母住处购置新房的已婚子女给予优先;允许利用公共住宅作为居家办公场所和公司注册地址,可以有不超过两位雇员来上班等。
可以独立运行的新镇
2007年,新加坡启动了“再创我们的家园”改造计划,2011年提出“建设更好居住环境的发展愿景”,推动对镇中心区域的改造,为公共住宅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的目标,包括建设公共空间丰富的邻里中心区域、丰富社区绿化、提高能源利用率,继续加强住宅区内多种族、多文化居民之间的和谐共处等。
榜额新镇、比达达利新镇、北淡滨尼新镇等,都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新镇,社区与水和绿化融合,强调新镇特色和不同住宅的特色,重视邻里中心等促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比如,比达达利新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配套了气动垃圾收集系统,利用真空吸收技术,将家庭垃圾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住宅区的集中密闭收集站,再由垃圾车定期运走。
新加坡建设新镇,以其可以独立运行为目标。新镇通常有15万~25万人口,大型商场、综合性的体育和文化设施、政府机构、商业办公楼等位于镇中心,并与大型公园、地铁站进行综合开发建设,镇边缘则设置轻工业用地。新镇划分为几个邻里单元,每个单元容纳4000~6000户家庭(2万~3万人口)。邻里单元中心设置邻里中心,服务半径为400米,设置市场、餐饮中心、活动中心、医疗点、宗教建筑和教育机构。各邻里单元又分为若干住宅组团,400~800户家庭共享儿童游乐场、篮球场、健身点等日常活动设施。镇中心、邻里单元、住宅组团三层结构,支撑着新镇的运行,政府也会在镇中心、邻里中心加强设计和管理,提供丰富、全面、便捷、低廉的生活服务。
正如《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一书中所表明的,星巴克不会出现在新加坡的邻里中心,因为小摊卖的咖啡价格是星巴克的四分之一。公共住宅与新镇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新加坡人可以享受低成本而方便的日常生活。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
沙永杰、纪雁、[新加坡]陈婉婷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佟鑫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相关阅读 广州火车站片区最新规划通过:引入6条高铁线路、4条城际线路经本次规划调整将实现“站、城、产、居”一体化建设,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示范区、样板地。
07-17 09:14 福州路仅存不到10家书店,文化街区多元拓展更新的挑战上海的福州路曾被誉为“中国文化第一街”,而今仅余不到10家书店。福州路以后怎么办?福州路是否还将是上海的特色文化街区?都是城市更新必须回答的问题。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7-10 13:37 湖北多地“住建局”更名“住更局”,影响几何?专家表示,城市更新工作涉及政府部门繁多,不同城市的统筹方式有所差异,需要尊重地区间差异。
07-09 20:38 寻找开发之初的陆家嘴,老房子和公园里有当年的历史记忆陆家嘴不仅代表着商务区,也存在着一批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人文场所,如浦东开发陈列馆和梅园公园。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7-09 15:15 在城市更新浪潮中,该向100年前的建筑师们学些什么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一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济南配资炒股,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业主或市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很多都是革命性的。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7-05 09: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